當下,生態危機日益嚴重、自然資源瀕臨枯竭,人類開始重新審視自身與大自然的關系,這種關系應該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回歸探索世界各宗教傳統的精神本源。
面對生態危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然、利用自然,如何用儒學的智慧創建生態文明?
早在兩千多年前,儒家先哲就提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命題,“天、地和萬物成壹體”明確指出了我們每壹個人乃至人類社會,與宇宙中所有其他生物,都是如此密不可分地聯系在壹起。我們作為宇宙改造的積極參與者和進化過程的共同創造者,“參天地之化物”,有義務去實現“上天”在人間的創造力。
儒家把自己的首要角色定位在對教育的推動:使人成為“真實”的人,壹個有德行、責任心、關懷心的人的修養,這關乎到人的德性倫理、責任倫理、關懷倫理。儒家知道地球是活著的,我們觀察它的表象、欣賞它的美麗、參與它的創造,與所有在這顆藍色星球上的生物,共同分享它的豐富性與繁殖力。公眾如果能深刻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就需要擁有“仁者”之“心”、“和諧”世界觀以及大同的理念。
現在,儒家已經影響著全球近四分之壹的人口,為此它有著深重的責任,去承載起人類與地球的未來生機與希望。國際儒家生態聯盟的宗旨是用儒家的生態智慧去改善人民的生活行為和企業的生產行為,通過儒家的“仁心”,去培育公眾的環境道德。海內外已經有眾多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團體機構都加入到了我們的聯盟。
在未來,希望各行各業更多的有識之士都能加入進來,從中華文明的古老思想中汲取智慧,共同推動關懷、善待地球的事業,讓我們為人類找到壹條和平共存的綿延長路。
國際儒家生態聯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