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那么,什么是“绿色化”发展理念?哪些方法可以减少人类活动的环境负面影响呢?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吗?拐点什么时候出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和经济增长如何兼顾?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怎么办?在中国环境治理成本主要是由政府补贴和直接投入,未来企业能承担吗?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何传启受邀解答上述问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勾画“绿色化”发展路线图
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何传启
记者: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央提出在推进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中,把“绿色化”和人们熟知的其他“新四化”并列,如何理解 “绿色化”发展理念,应怎样把“绿色化”发展理念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处呢?
何传启:“绿色化”是生态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求,生态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来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认为,“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它包括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生态现代化要求实现“三化一脱钩”,它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首先是轻量化(非物化)。基本内涵是高效低耗和高品低密。高效是指提高物质生产率、资源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低耗是指降低经济和社会的物质消耗、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碳能消耗等。高品是指提高经济的服务比重、文化比重、信息和知识比重、经济品质和生活品质等。低密是指降低经济和社会的物质密度、资源密度、能源密度、碳能密度等。
第二是绿色化。基本内涵是无毒无害和清洁健康。无毒是指降低对环境和健康的有毒物和有毒废物的生产和排放,无毒化、低排放和污染治理等。无害是指降低对环境和健康的有害物和有害废物的生产和排放,无害化、低排放和环境治理等。清洁是指发展环保技术、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生活,减少排放等。健康是指提高经济和社会中环境友好、人体无害、安全优质的绿色要素的比例等。
第三是生态化。基本内涵是预防创新和循环双赢。在预防方面,我们的预防原则是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保护自然和生物资源等。在创新方面,遵循的创新原则是环境友好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生态效率和生态文化等。怎样循环呢?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废物再循环、再利用、再制造和废物处理率等。如何做到双赢?要本着双赢原则,即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重建,降低生态退化,经济和环境双赢等。
第四是经济与环境退化脱钩。这个基本内涵是逆向脱钩和正向耦合。逆向脱钩指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包括:经济发展与物质需求增长脱钩、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增长脱钩、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增长脱钩、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增长脱钩、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脱钩等。正向耦合指经济发展与环境进步良性耦合等。
记者:英国历史学家庞廷在《绿色世界史》一书中写道,“人类靠着开发地球上的各种资源而繁荣,直到这些资源不再能够维持一个社会的人口,这就导致它的衰败,最终是这个社会的崩溃。”而根据联合国的预测, 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约89亿,可以预计,未来人均GDP仍将继续增长。您在2007年提出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布局,指出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的。生态现代化不是简单地从污染治理入手,而是从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出发,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人类活动的环境负面影响呢?
何传启:大致可以从10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提高全民现代生态意识,加速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其次是要加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型,提高经济生态化水平。其三是加速消费模式的生态转型,鼓励绿色消费。其四是制定国家能源战略,防止能源危机的剧烈爆发。其五是建立长效预防机制,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其六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移民机制,让现代化惠及全体国民。其七是提高环境信用水平,建设环境责任制。其八是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开发国际资源和市场。其九是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速西部地区的生态现代化。其十是树立绿色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没有现代生态意识,就没有生态现代化。普及生态知识,提升全体国民现代生态意识,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成败关键。现代生态意识,以现代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经济科学和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基础,提倡高效低耗、高品低密、无毒无害、清洁安全、循环节约、公平双赢、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预防创新和健康环保,主张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监督、谁签字谁负责和谁渎职谁受罚,反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超量消费,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完全脱钩、社会进步与环境进步的良性耦合、人类与自然的互利共生。
记者:随着环保运动和环境改革的推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开始出现。中国现在还处在环保相关领域改革的起步阶段,政策导向已经把环境问题放到了人民福祉的高度,中国环保部门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系统化地去考虑环境治理问题呢?
何传启: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支持、物质和文化服务。没有自然环境,就没有人类文明。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如果按照传统发展模式,人类的物质需求将逐步逼近自然环境的承载极限,自然环境发生不可逆灾变的可能性在增加。在自然环境发生不可逆灾变之前,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根据现有知识,阻止自然环境发生灾变的方法是: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降低人均环境压力和单位GDP的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人类与自然的互利共生。这是生态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也是中国环境政策的理性选择。
记者: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吗?面对视觉和记忆中都日渐模糊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身处经济增长快车道的国人,一直有着这样的困惑。对此您如何看?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之间是否会出现拐点?
何传启: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的。人为的问题,需要人来解决。如何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学术文献浩如烟海。在众多理论中,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胡伯提出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环境社会学的一个主要理论。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它要求采用预防和创新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在过去20多年里,许多发达国家选择了生态现代化和工业生态学,并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是:经济继续增长,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经济与环境指标脱钩率达到52%;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环境指标已经出现了拐点。由此可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客观存在的: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环境压力先升后降。
记者:中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最重要的一项变化是“按日计罚”,这一措施增加了破坏环境的惩罚力度,让破坏环境的受罚成本远远高于守法保护环境的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企业如何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
何传启:“谁污染谁付费”是合情合理的,“污染者付费”是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但是,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承担责任,政府要承担责任,社会也要承担责任;当然,企业、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中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应以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意识为突破口,以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的“三化一脱钩”为主攻方向,努力完成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实现环境管理从“应急反应型”向“预防创新型”的战略转变。
首先,实现经济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是重中之重。
未来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经济“三化”达到世界初等水平,全部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增长相对脱钩;在2050年,经济“三化”达到世界中等水平,经济与资源、能源、物质和污染等完全脱钩,部分环境指标与经济增长实现良性耦合,部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要全面完成基本任务,至少需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继续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走绿色工业化道路,降低新增环境压力。二是促进传统工业流程再造,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降低工业污染。三是继续实施污染治理工程,逐步清除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污染遗留。四是继续推进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五是实施绿色服务工程,加快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的“三化”转型。
其次,实现社会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是当务之急。
这个战略目标是:在2050年,人居环境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绿色生活和环境安全等达到世界中等水平,社会进步与环境退化完全脱钩。
有以下几项战略措施:一是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走绿色城市化道路,建设绿色家园。二是实施绿色家园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同享现代化成果。四是完善自然灾害减灾机制,发挥城市服务功能,保障环境安全。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系统评价。五是实施绿色消费工程,扩展绿色产品的市场空间。
第三,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生态意识是关键所在。
没有现代生态意识,就没有生态现代化。所以,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生态意识,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成败关键。最近几年,中国污染问题和环境恶化,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我们不能找到科学理论和有效办法,那么,中国环境退化的趋势还将继续。显然,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提高国民生态意识已经刻不容缓,改变行为模式则是关键所在。
建立现代生态意识,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奠定生态意识的法律基础。建议适时修订国家《环保法》,建立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基本内容包括:关键岗位环境责任书、关键岗位环境审计书、环境责任20年有效期等。二是建立关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制度,奠定生态意识的管理基础。在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关键项目环境风险等级评价制度。评价周期可以考虑为5年到10年(特别关键项目每5年评估一次)。三是继续控制人口规模,奠定生态意识的科学基础。如果人口规模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那么,生态意识不可能建立。四是加大生态和环保教育投入,从小学开始普及生态知识。五是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促进环保活动和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健康发展。
记者:美国的环境治理成本主要由企业来承担,而中国过去20年的环境治理成本主要是由政府补贴和直接投入。在中国环境治理投入方面您有何建议?
何传启:环境治理成本大致包括三大块。一是原有污染的治理成本,二是新增污染的治理成本,三是控制新增污染的成本。其中,原有污染的治理成本,如果能够明确具体企业的具体责任,则由企业承担责任;如果不能明确具体企业的具体责任,则更多由政府和社会买单。新增污染的治理成本和控制新增污染的成本,则应该由具体企业来承担。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环境治理应该以预防为主,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大环境法律的执法力度。前面我们提到中国生态现代化和绿色发展的三大重点:经济生态转型、社会生态转型和倡导生态意识,它有四条基本路径: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度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生态化)和社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绿色化)。
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上述措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生态现代化建设,还需要大力促进环境友好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和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确保中国的资源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等。
记者王振红
责任编辑:Ru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