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中亚和南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的陆路通道,涉及国家多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或观察员国家,国家间的双边安全对我国西部地区战略安全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全球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现状与区域性的普遍问题有:
一是跨界水资源利用矛盾突出。中亚多数国家水资源依赖于跨界河流,其中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净入境水量多达342亿和341亿立方米。水电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国家间不平衡调度,直接导致上游发电和下游灌溉需求的矛盾,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恶化。2008年锡尔河上游乌兹别克斯坦过量取水,使哈萨克斯坦南部和塔吉克斯坦北部耕地无水灌溉,仅在塔吉克斯坦就有6000多公顷耕地颗粒无收。西藏与南亚地区的印度河流域,中国境内水资源尚处于待开发状况,印方对我在上游的水电开发极为敏感。
二是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中亚地区河流水质主要是过度开发利用引起矿化度升高问题。咸海流域的阿姆河山区水矿化度已由0.4-0.5克/升升至2.0克/升。乌兹别克斯坦水质较差的地区占44%,仅有2.3%的居民生活在水质良好的地区。南亚地区水环境问题更多的是水污染造成。印度河流域的污染80%源于污水排放,3/4的地表水受到污染。巴基斯坦大量化学物质、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和其他公共水域。
三是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多属灌溉农业,大规模的水土开发,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河流长度缩短,入湖水量减少,湖泊大面积干涸,如咸海自1960年以来水位下降了约15米,95%的沼泽和湿地变成了盐漠。中亚40%-60%的灌溉用地受盐渍化影响,咸海流域约200万公顷的土地受盐渍化影响,联合国已将“咸海危机”列为过度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反面教材。印度和巴基斯坦水资源利用率很低,农业灌溉导致了土地大量浸水,降低了水的质量和流量,而工业污染和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又造成河水的高盐度。
四是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生态的影响日益突出。全球变暖加剧了区域缺水问题。天山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冰川储存着中亚和南亚所有的水源,而目前这些冰川正在急速融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世纪的一百年间,塔吉克斯坦的冰川减少了20%到30%,阿富汗的冰川减少了50%到70%;近50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哈萨克斯坦冰川已经融化了60%,气候学家预测,按照目前速度,2050年前哈萨克斯坦冰川有可能全部融化,整个中亚地区都将遭受严重的生态灾难。
五是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危害严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沙漠面积500多万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沙化面积每年增长1-3万平方公里,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农田遭受风沙危害,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在300亿元人民币。草场退化也是该区域严重的荒漠化问题,72%以上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山地草原、荒漠草原的牧草生产量下降达30-50%,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为此,建议:
一、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和高效利用技术的合作研究
咸海流域各国利益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情况复杂,主要原因是区域水资源利用开发协调不足,现有的区域水资源利用协定基本为前苏联计划经济时代制定,已经不符合区域发展的需求。建议,在中亚地区,就水资源信息监测、流域水量调度管理模式、农业高效节水、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等,开展合作研究,推进跨界河流水资源的分配和协调。
二、加强受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与综合整治技术的合作研究
针对中亚风沙、盐碱和植被衰退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开展沿线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推广我国在流域综合整治、盐渍化改造、荒漠化治理等方面的成功技术,促进区域环境保护。在南亚区域合作中,重点开展跨境洪水管理和跨境生物多样性维护工作,在跨境河流合作中,推广我国鱼类人工增殖技术,逐步减少和恢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鱼类种群数量,增进上下游生态恢复、区域合作。
三、建立政府层面的生态安全合作框架,开展跨境生物多样性和冰川资源保护
南亚地区印缅地区和西高止山区是国际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天山和帕米尔高原是我国与中亚国家间共同的水源地,这些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冰川资源,是人类涉足最少的“人间净土”。建议各国间在政府层面成立生物多样性和冰川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可以通过签署跨境生态安全合作框架,重点开展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跨区域联合研究,制定互惠互利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四、设立地缘科技合作研究基金
前苏联解体后,大批科学家移民欧美,科研投入很少,仪器、设备和设施陈旧,很多野外观测站面临废弃,在国际先进监测技术发面设备和资源匮乏。建议国家层面设置地缘科技合作研究基金,积极推进沿线国家间的科技合作、学术交流和民间交往,重点推广国产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应用,使我国资源卫星应用走向国际化。另外,建议联合中亚国家开展中亚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数据的综合调查,联合建立资源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全面掌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与环境建设。
责任编辑:鹿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