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学问
儒家是经典和人文的学问,又是生命和生活的学问,是成人、成物和尊德性的学问,一句话它是切己之学。孔子是这一学问的开创者,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 朱熹、王阳明、梁漱溟等都是光大和实践这一学问的典范人物。儒家的生命学问,尽管历史上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都连续不断,生生不息。
作为生命的学问,儒家首先是一种信仰之学。儒家对天、对天命的信仰,对鬼神的信仰同它的人文主义和入世、淑世是统一的。在这一点上,从“三代”到孔子具有 一定的连续性。儒家的天、天命信仰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完善是统一的。从春秋开始,儒家就建立起了天人同德、天人同志的生命理性。孔子具有超验世界的情感和 体验。孔子有关天和鬼神的说法,有一点复杂,但如果看《礼记》的话,孔子对天和鬼神也保持着一种虔诚的信仰。
儒家的生命学问,又是对人类自身生命本质的反思之学,是人的使命之学,它表现为对人类的一种不可遏制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孔子对人类的自觉,对士的自觉,对 儒的自觉,都体现了他的这种强烈情怀。孔子既关注个人自我生命的充实,同时也关注着人类共同良好生活的建立。面对现实的无序和混乱,孔子具有不屈不挠的道 义担当精神。虽然孔子有时也有感叹,也有自嘲,但他从不后悔他的选择。《论语》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穷达以时》说的“善否己也。穷达以 时,德行一也”等,都体现了孔子的精神境界。
伦理和仁爱价值
儒家根本上把人类看做是伦理和道德性的存在,因此,在它的思想体系中,有关伦理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的部分,以至于人们说它是以伦理教化为中心 的学派。儒家将人与人的关系化约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等“五种”。规范这五种关系的伦理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兄弟有悌和朋友有 信。单就君臣、父子两伦而言,儒家一般主张君臣、父子的双向义务,但更多的是强调臣对于君的“忠”和子对于父的“孝”。按照现代观念,这两种伦理的前者属 于公共领域,后者属于私人领域。但对儒家来说,这两者不能截然划分。儒家期待的大众,既是一个良民,又是一位孝子(即“忠孝两全”),后者往往又被看成是 前者的出发点。儒家更为抽象和普遍的伦理道德价值,是称之为“五常”的“仁、义、礼、智、信”,这是汉代人概括出来的。与之比较接近的概括,是此前孟子作 为“四端之心”的“仁义礼智”,还有就是新出土文献中作为“五行”的“仁义礼智圣”。儒家的德目显然不限于这些,“诚”“直”“勇”“刚”“宽”“恭” “敬”“廉”“让”“惠”等,都是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价值。
在儒家众多的伦理道德目标中,“仁”称得上是最具代表性的普遍价值。《吕氏春秋·不二》篇把孔子的教义概括为“贵仁”,《汉书·艺文志》称儒家“留意于仁 义之际”,可谓深中肯綮。“仁”字的本义,一般解释为“相人偶”,说它是人与人相遇之际而发生的爱心。实际上,“仁爱”的根本上是来源于人的“同情心”。 在郭店楚简中,“仁”字的构形是“从身从心”,即“身心(上身下心)”,这为重新思考“仁”的本义提供了新的可能。按照身心之仁的构形,它原本是说一个人 对自身生命的情怀,引申为对他人的悲欢离合的同情心。《礼记·标记》中记载孔子的话说:“中心憯怛,爱人之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发自内心地对他人的忧 伤和痛悼之同情心,就是爱人之仁。孔颖达说“中心憯怛”是出于人的天性的仁;朱熹认为只要是人,他对别人“自然便有恻怛慈爱之意”。“同情心”的最典型说 法是孟子所称道的“恻隐之心”。孟子设想的场景很恰当地说明了人的同情心:一个人突然发现一个无知的小孩有坠入深井的危险,他油然产生了“怵惕恻隐之 心”。“怵惕恻隐之心”,即恐惧和伤痛的同情心,照朱熹的注释,“恻是伤之切”、“隐是痛之深”。在孟子那里,“恻隐之心”亦即“不忍人之心”,它是人内 心忍受不了别人不幸遭遇而自发涌现出的强烈关爱情感,是“自发的”、没有任何功利考虑的一种纯真的情感。
德治的信念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儒家有一种强烈的“德治”信念,也称之为“德政”和“仁政”。按照这种信念,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主要是靠有德者譬如贤人、君子乃至最 高的圣人依据一系列软性的美德来治理,而不是靠硬性的、强制性的法律和政令来形成。对儒家来说,法律和政令充其量是不得已而用之的辅助性手段。儒家相信, 只要为政者是以身作则的有德者,他们就能感化社会,使大众心悦诚服从善如流。这是基于治者人格魅力的示范性政治。事实上,在儒家传统中,“德”首先是对从 政者的要求。这一过程的起点具体表现为从政者的“修身”或“内圣”,进而去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即一般所说的“修齐治平”和“内圣外王”。这是儒家把自我 与社会和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贯性政治思维和信念。
儒家的“德治”有悠久的源头和复杂的历史演变,也有广泛的内涵。概括起来,一是儒家把德治同天道、天命联系起来,就像所说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那样; 二是儒家把民众视之为邦国的根本(即“民本”);三是儒家推崇的理想政治人格(如圣人),叙列了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为典型的德治人格谱系, 宣扬三代盛世或黄金时代;四是儒家提倡禅让,提倡任人唯贤;五是儒家强调为政者要勇于承担一切政治责任(如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六是儒家提出了一 系列为政者的道德规范,如宽、廉、信、惠、公、敬等;七是儒家提出了以个人修身为基础的修养论和知行论;八是儒家主张分配正义,均贫富;九是儒家提倡王 道,反对霸道,主张以理服人,反对征服和侵略;十是儒家肯定诛伐恶政、暴君的革命行为的正义性。
适度及协和
如何处理事物及其关系,儒家有两个著名的既是方法又是美德的原则,一个叫“中庸”,一个叫“和而不同”。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有类似于“中庸”的概念 (mean),也译为“中道”。儒家的“中庸”不能机械地从“中间”去理解,它的精义是适度地、恰到好处地去处事待物。与此对立的方式则是过分和不及,两 者都是极端和片面。孔子批评的“狂者”和“狷者”,“狂者”是冒进,“狷者”是畏缩不前,只有不同于两者的“中行”才是最好的行为方式。又如,“文”和 “质”的关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只有“文质彬彬”才是恰到好处。朱熹解释“中道”说:“所谓中道者,乃即事物自有个恰好底道理,不偏不 倚,无过不及。”(《答张敏夫》)
儒家的“和而不同”是把多样性、差异性的协调、平衡、和谐视为处理事物的最好方法和境界。这可以体现在人与自然和万物的关系上,体现在人与社会、族群与族 群的关系上,也可以体现在一个人的身心上。《周易·彖传·乾》把协和的最高境界称之为“太和”。“太”是“至高无上”,“太和”即“最高的和谐”。《中 庸》认为,促成事物平衡、和谐,天地就能保持其秩序,万物就能变化和生长(“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还相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 而不相悖”。中国最古老的一部经书《尚书》,它的开篇《尧典》,就有“协和万邦”的说法,倡导众多族群和国家的协调及和睦相处。对儒家来说,“协和”不仅 是建立理想国家和天下的目标,而且也是建立理想国家和天下的方式。在孟子看来,对于一个国家和统治者来说,风调雨顺的天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 源,都比不上人民的齐心协力,即“人和”。儒家注重个人的身心平衡,并发展出了一套修身养性的修炼方法(“心术”)。儒家的“养心”主要体现为道德上的自 我充实和自我完善。《礼记·大学》篇说,财富可以滋润房屋,道德可以滋润身心,心灵广大人就会发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天人的“分”与“合”
面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儒家的“天人合一”受到高度关注,相应地,“天人相分”则受到忽视。完整地看,儒家的“天人关系”实则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天人相分”,另一个是“天人合一”。天人的“相分”与“合一”,看起来是相反的,不过在儒家那里却是兼容的。
儒家的“天人相分”指的是人与天和万物的区分,它既有荀子说的天人各有不同的作用和职能的意义,也有简帛文献《穷达以时》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 的意义,但主要是指人类具有不同于自然和万物的灵性、德性。儒家常常把“人”作为“万物”之“秀者”、“灵者”和“贵者”加以赞颂,要求“人”最大限度地 发挥他的独特本性,完成天赋予给他的使命。对儒家来说,人类或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人的“道德性”。儒家的“人禽之辨”、“人物之辨”主要就是强调“人” 不同于其他的物,也不同于其他的动物,人是有意识、有目的道德性存在。儒家的人格理想论、尽心、尽性论和修养论等,目的都是让人按照他的真正本质而存在。 这种把人与万物区分开的意识和要求,有时让人产生一种人类优越感和中心感,但这都属于儒家的“人类认同”意识,它不是为了让人征服客观自然和充分占有外 物,而是让人知道他作为人的道德使命和道德价值。
儒家的“天人合一”,是将人类统一到天地和万物之中的一体意识。儒家决不宣扬个人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它拥有人与自然统一、人与万物合一的“天人合一 观”和“有机宇宙观”,并具有强烈的同情万物、包容万物的“万物一体”境界。在以人为贵的同时,儒家又谦虚地把人类“同化”到了“万物”之中,把人“化” 为万物之“一”的存在。从根源上说,人类是天创生的(“天生人”),人类的本性来源于“天命”;从本质上说,人类与万物具有统一性;从活动上说,人类要在 社会实践中实现天地赋予给自己的美德(“与天地合其德”),完成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同时也是“万物一体观”。张载《西铭》有“天地 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的说法,也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著名论断。按照张载的意思,自我与他人都是兄弟同胞关系,我与万物是同类。一个人 如果能无限地扩充和发挥他自己的心性,他就能够“体天下之物”。“圣人”能够尽性,他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我与万物一体、万物相互一体的“体”,既可 以理解为万物各个“个体”的相互介入和彼此拥有,又可以说是世界共同体或宇宙大家庭中的息息相关的存在。
作者:张中江
责任编辑:马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