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生态关注 > 亚洲 > 生态时事

绿色供应链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指数(CITI)正式发布

时间:2014-08-19     来源:爱佑慈善基金会

    近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联合发布绿色供应链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指数(CITI)。


    CITI指数是全球首个基于品牌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表现而制订的量化评价体系。该指数由中国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开发并运行,并得到了阿拉善SEE基金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是爱佑“公益创投”项目设立后资助的第一个公益组织,爱佑非常欣赏IPE的专业性、执着的精神和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在IPE高速成长的这个阶级,爱佑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经验、能力分享给IPE,帮助IPE引入更加优质的资源,建立更加稳固和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后台系统,促进IPE发展壮大。


    公众环境中心自成立以来,利用互联网收集公开污染信息,制作天气和水污染地图,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普及知情权、推广污染企业整改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CITI指数的开发,正是为了协助应对全球生产和采购带来的环境挑战。作为世界工厂,大量工业产品的加工生产,对中国一些地区的空气、水和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既有的中外评价和认证体系多不能有效涵盖供应链环境管理。


    近年来中国环境信息公开的进步和环保公众参与的发展,为形成多个利益方合作参与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可能性。自2010年起,IPE与NGO合作伙伴先后推动IT和纺织行业数十家品牌运用污染地图识别和控制供应链污染,并开展定性评价,2013年8月起IPE开始与NRDC展开合作,对供应链环境管理评价体系进行了大幅完善,并吸收多方意见,最终形成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指数(CITI)”。


    为了便于更多消费者了解品牌表现,IPE在其近期开发的一款名为“污染地图”的App中,提供了品牌环境表现的手机查询功能。

 

 
    CITI指数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协助企业找到绿化在华供应链的可行路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色供应链项目经理马莹莹介绍说,CITI指数设置了沟通互动、合规守法、延伸绿色采购、数据披露和责任回收等10项评价指标,每一步都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因此评价标准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幅绿色供应链路线图。

责任编辑:张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