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 赵骏河
Abstract: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with a unprecedented speed.The phenomena which worships science and matter above everything else can be found everywhere.For this reason,we must seriously reconsider what is genuine value for life,and what happiness means in this world.
A top priority task is to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rue meaning of traditional ethics and morals so as to gear it to deve- loping,besides,to bring to light standards of values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 basis problem of traditional ethics and morals of the Ori- ent relates to the attitude toward Heaven.Confucius brought to light the internal nature of Heaven,deemed that human nature is destined.He meaged the heavens and human being into an ar- ganic whole.What is called life of open and above-board,that isto say,follow desting,bring about nature of human being.The reason why the human being becomes human being is to have ac- quired benevolence.The benevolence means the perfect personal- ity and ardent love for other people.When one’s benevolence is realized,pleace will be come upon him,which is the realm of Heaven.To realize benevolence,men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rituals.The rituals is to utilize the ideas of honest and respect to correct or identify the declining reality.The five human relation- ships on the aforesaid guiding ideology are the highest code of conduct to hand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As people are born,they come across f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kings and subjects,men and women,elders and youngs,the same generations.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weigh- ing thise relations are relative,justice,distinction,order and trust.These are problems of nucleus of traditional ethics.How to inherit traditional ethics and morals is important problem be- fore us in the modern democratic society of striving for freedom, advocating equality,respecting personality and liberating human nature.The only feasible way is to restore ethics and morals in order to remove worries of modern people and avoid a morally decaying society.
一、绪言
人出生后,在一生活动中,从大的方面看无非有三种关系:人与神(天),人与人,人与物质(地)。人与神的关系属于宗教的领域,人与物质的关系属于科学技术的范围,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在古代原始社会,人们对能够左右人的生、死、祸、福的神极为敬畏,因此宗教仪式非常重要。但近代科学技术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乐观的想法,即人们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会造就人间乐园,因此出现了科学至上主义或物质万能思想,进而拜金主义思潮风靡全球。然而对科学技术发达寄与厚望的人们却屡屡失望。
进入20世纪,高度发达的机械文明使人们征服了自然,同时也使人类处于自我毁灭的危险境地。
另外,在大规模的产业社会中需要分工细致的机械式的社会组织,在这种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就像一部庞大的机器上的零件一样,当破旧磨损老化时便被新的零部件取而代之,人被当作具有某种机械功能可被任意替换的附属品对待。那么,人间幸福究竟在何处?
笔者认为,宗教、科学都是为人服务的,即宗教并非是为神而存在而是为人而存在,忽视人的作用,违背伦理道德的宗教,我们称之为邪教或似是而非的宗教。科学也一样,如果它给人们带来不幸的话也不会被人们所接受,当然并不是说科学技术使人们不幸而是指人们没有把它用于正道。所以,人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首先处理好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问题,宗教也好科学也好,对人们来说都没有真正的意义。
三国时代以后,主导韩民族风俗理念、伦理道德的传统思想是儒家思想,它不仅在过去占据统治地位而且直到现在仍然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以极大的影响,排除儒家思想就无法论述传统思想或传统道德。那么成为我们传统伦理思想主轴的儒家伦理思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二、传统伦理的基本问题
1.天
从《诗经》和《书经》中可以考察古人对天的认识。第一,人的生命是天所赋与的,故其寿命取决于天①。第二,天为人类制订了永恒不变的、公正合理的、被称作彛②、极③、则④、(叙或秩⑤)的道德法则。第三,这种道德法则是天的命令⑥,必须顺从。第四,天负责监督检查人类遵守道德法则的情况⑦。第五,顺天命则免灾得福⑧,违天命则遭难受罚⑨。第六,帝王替天行道,行使赏罚权力⑩,黎民百姓皆为天之后代,帝王乃天之长子(11),又称天子,因众人归顺而称其为王。第七,天在立王时,先选一能担当此任者(12),赐与神灵宝物作为护身符(13)。前王向天荐举后王,天若满意则被承认。第八,帝王违背天道时上天警告之,若不能改正则由新王惩罚之(14)。第九,天意来自民意(15),上天体察民情(16)。第十,人死升天,圣贤之人位于天帝附近(17)。
可以看出《诗经》《书经》中所指的天具有神性,这与耶稣教中把上帝看作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造物主的观点极为相似(18)。但应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天是指始祖自天而来,并非就是造物主。孔子所言的天与《诗经》《书经》中把天描写成具有超人性质的神不一样,一向尊重传统的孔子并不是完全排斥了《诗经》《书经》中的天的观点,不过是加以改造而已。
据《论语》中记载,孔子在经过匡时,匡人误把孔子当作阳虎欲杀之,孔子泰然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19)。另有记载,宋国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危急时刻孔子泰然处之,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20)孔子坚信天命的面貌跃然纸上。孔子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1)。这里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是指个人能够自觉地认识理解上天所赋与自己的本性,即孔子已经达到了把体现个人修养的人格与反映内在道德律的天命融为一体的境地。因此说儒家的天观不仅包括了《诗经》《书经》中所说的传统的超自然属性,同时也包括了人固有的内在属性,这是儒家思想的基本问题。
2.性
何谓性与何谓人的问题密不可分,因为此处所言的性是指人的本性。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22)、“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23)、“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24),即这里强调的是习惯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指人性的本质。
子思在《中庸》中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5)。这里简明扼要地指出了人的本质属性与天的关系,即人的本性是在出生时由上天赋与的,人性就是天命,性与天合二为一。
《中庸》里所言“天命之谓性”的内涵中虽然有人的本性是纯真无邪的意思,但直到孟子才明确指出了人之初性本善,并且以尧舜为例证明人性善的观点(26),即由于人的本性善良,所以任何人只要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尧舜式的圣人,但这里所说的善并不是纯粹善的概念(27),而是如清朝陈澧所指出的那样,人的本性中都具有善的素质,只有把这些素质不断扩充,发扬光大才可以成为尧舜式的圣人。也就是说,应该看到人的本性中具备这种先天性的道德根据,但并不是说不管何人不经过努力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变成圣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仁、义、礼、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说明人性里包含着仁、义、礼、智。对可怜的人产生恻隐之心,这是仁之端绪;做错事有羞恶之感,这是义之端绪;对长者谦让是礼之端绪;区分是非是智之端绪。(28)上述四端,人皆有之,否则便不能称其为人。(29)
上天赋与人的本性就是仁、义、礼、智之理,也就是人们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气。理本身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气所反映的理之端绪能够被我们所认识。因此可以说,天理是通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转化为气对外作用的。
当我们论述人性善时自然要涉及到恶起源于何处的问题,孟子认为恶来自于性以外的物欲。他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之山之性也哉?虽有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岂人之性也哉?(30)即恶并非起源于性本身,而是由于人心不正,欲望不当产生的。
与孟子的性善说相对立,同为儒家的荀子则主张性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1)“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32)“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33)作为肉体本能的欲望称作性,所以是恶的,而“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也,所事而成也。”(34)圣人制作传授的礼义需经过人的努力去遵守,故称其为善。应该注意的是,孟子并未把生理的本能称做性,而是把道德的本能叫做性,而苟子则是把生理的本能称做性,并未言及道德的本能问题,因此说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由于他们所言的性字的意义不同,故善恶的概念也不一样。
朱子把性说分为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规定本然之性为善,气质之性适宜恰当时为善,偏斜不当时为恶。
儒教是以修己、治人为目的,故不能不论及人之本性的问题。除了孟子、荀子的性说之外,还有告子的无善恶说,(35)汉朝扬雄的善恶混合说,(36)唐朝韩愈的上中下三品说等皆归结为朱子说。(37)
3.仁
何谓仁实际上是何谓人的问题,因为“仁者人也”(38)。孔子学说的精髓一言以蔽之:仁。
《论语》中使用“仁”字的地方有58段共105字,孔子把仁作为实践中的指导原理并使之贯穿于诸道德中。当然仁字在孔子以前就被使用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使用仁字了,(39)金文中也有仁字,(40)在《诗经》《书经》等古经中虽然使用仁字,但只是把它当作亲爱、慈爱来理解,把仁作为一种学说的最高准则是始于孔子。儒家经传13经中使用仁字的地方多达445处,(41)其中大部分是在孔子以后使用的。
孔子的仁说是把自尧舜以来相传下来的先王之道归结为仁之道,以《论语》为中心来分析仁的意义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对内克己,对外爱人,即首先是对自己而言,个人要克服自身的欲望、欲心,通过自我反省达到内心神圣,实现自觉的道德要求,进而使天与人、物与我一体化。其次是对他人而言,用爱的准则处理与人的关系,孝顺父母,尊敬长者,爱护晚辈,近而达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伦理道德要求,实践外王之道。
《论语》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4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43)。当颜渊问及具体内容时,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指明了在个人修养方面,只有当自己克制了私欲,所有言行附合礼的规范时才算达到了仁的要求。
孔子以前所言的仁大致是亲爱或爱人的意思,而《论语》中写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44),从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家庭伦理开始,树立尊重他人,互相谦让,宽恕别人的社会伦理道德,“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45)。普施恩惠,普渡众生,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应注意的是,此处的仁虽然是爱人(46),或者如韩愈所说是博爱的意思,但与墨子的兼爱思想“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47)和基督教的“打你右脸时把左脸也伸出来”(48)及“惜邻如惜身”(49)的无条件的博爱并不完全一样。“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5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1)“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52)即儒家所说的仁是讲究次序和差别的仁爱,故与其他宗教中主张的博爱或兼爱不尽相同,当然这里并不是只热爱自己的家族而怠慢别人家族的意思,而是说要热爱一切,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只不过是讲究亲亲尊贤的等级次序而已。
以上通过对自己与对他人的两个侧面分析了仁的意义。人的概念也有个体性与社会性两个方面,人在这两个方面中生存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根本原理就是一个字:仁。
4.礼
礼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应遵守的仪式。
以上在分析仁的意思时提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儒家所言仁者爱人与其它宗教的博爱或兼爱的区别之处在于讲究亲亲之杀和尊贤之等的所谓礼,仁之所以成为仁就是因为讲究礼仪,礼节。
礼的字意如拙文所言(53),礼虽然是从人与神的关系中派生出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若没有礼仪规范,人们一天也不能生存,(54)“道德仁义,非礼不成”(55)即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以儒家经典著作十三经为例,使用礼字多达2036字(56),与仁字相比礼字的使用率更高,而且在孔子以前就被广为使用。
随着社会规范的逐渐扩大,自然要求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法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57),“经礼三百,曲礼三千”(58),因而礼仪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当然礼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废弃旧的礼节制定新的礼法是一种自然的趋势。尽管礼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根本原理并未改变,即万变不离其宗。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上,即使礼仪制度也随时代而变化,但作为礼的基本精神是恒定不变的。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权贵大权在握,恣意横行(59),周礼实际上是徒具虚名,除了一些形式之外其精神本质早已无影无踪。孔子立志复兴古礼,为寻夏礼,他前往杞国,可作为凭证的文献不足,他又去宋国寻找殷礼,依然是资料不充分(60),孔子虽想寻找周礼,可在幽王、厉王时代就已失传,孔子回到鲁国,尽管还能看到一部分周礼,但实际上只是僭礼而已,周礼的本质的内容也已被抛弃,故孔子叹息:“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61)强调礼不应是像玉帛似的礼物仅存其形式,而应作为纯粹的性情表现其诚意和恭敬。
孔子时代,人们只注重礼的表面繁文形式,所以当其弟子林放问及礼之本质时,孔子称赞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62)子路引伸了孔子的话,强调在举行丧礼时,悲哀之心重于形式,在举行祭礼时,诚敬之心重于形式(63)。在当时社会形式虚文盛行,精神本质抛弃的情况下,孔子强调注重礼的本质决不意味着不需要礼的形式。礼若无形式只有本质就不能称其为礼。在仁义礼智信五德中,唯有礼是讲究形式的。因此,敬若不符合礼式就称为野,恭若不符合礼式就称为给,(64)即恭敬为礼之本,若不符合形式规范就不能称为礼。当然礼如过分文饰则本末倒置,因此,既不过分又无不及,达到形式与本质的协调一致是理想的礼,故礼就是合适、适宜的意思(65)。朱子也说:“礼贵得中”,(66)“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宣次之,称次之”(67)。
综上所述,所谓礼就是人们纯粹的诚意、恭敬之情通过恰当的修饰和必要的讲究,使形式与本质达到完美、协调、统一。
三、五伦
五伦是人类社会中应该遵守的永恒不变的秩序,或者说是在诸多正确的道理中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68)。
自尧舜以来,迄今为止,五伦是东方传统伦理的核心,但有时人们对五伦的解释并不完全正确。有人认为五伦是过去以血缘为中心的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伦理道德,因此不适应于当今科学技术发达,人员往来频繁的文明社会;也有人主张五伦是封建诸侯国家为维护家长式的权威统治,束缚女性自由的不平等的旧的伦理道德,故与平等民主主义时代相违背;还有人评论说帝国主义时代,统治者为了维持、巩固政权,剥削劳苦大众,打着五伦的幌子迫使人们盲从,从而使当权者的横征暴敛合理化,因此主张要早日抛弃这种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的残渣余孽。
那么五伦究竟是何时、根据谁的意志制订的?其内容如何?它为什么能在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东方社会中成为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呢?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69)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圣君尧帝时,舜摄政,“慎徽五典,五典克从”。(70)舜帝成为天子对其臣下契说:“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71)这就是说五伦最初是根据东夷族人舜的要求教育百姓的,孟子说后稷教百姓从事农活,栽种五谷养育自己,“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72)《书经》中也写到:“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悖哉。”(73)五伦也称五典或五教,是人们出生时由上天赋与的伦叙并非人为制造的,最初是从舜帝开始教授给百姓的。
下面按顺序一一分析五伦的真正含义。
1.父子有亲
父子有亲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亲近、亲密的意思。
人出生后首先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是个人与父母的关系,没有父母就没有自身也就不能成长,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被称为天伦,位于五伦之首。父母与子女血肉一体,气脉相通,是其它任何关系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亲情关系。本来就是一种亲密的关系为什么要强调父子有亲呢?即使不说也是一种天然的血亲关系,何必如此强调而且又把它作为五伦之首来看待呢?人们在一生中经常因一些区区小事意见不同产生对立,或者因蝇头小利使本来很亲密或应该亲密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甚至反目为仇,冷眼相对,所以为使父母与子女间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亲密感而提出父子有亲。这里并不是说无中生有,硬要规定某种框框,而是说要将这种天伦之亲保持下去。
哪怕是世上最坏的人,若他是自己的父母的话,作为子女来说不能将他抛弃掉,反之亦然,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天然的亲密关系。汉字尽管有五万字之多,但除了亲字之外,还没有其它的字能够更恰当、准确地描绘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因此,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亲是至高无上的命题,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应该亲密无间,此所谓父子有亲也。
《论语》中写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74)在孔子看来,父子互相为对方保密既符合天理又是人之常情,正直也在其中,故在父子关系方面血亲至上。
另据《孟子》(尽心>中记载:“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日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75)法官皋陶秉公执法,舜为其父着想,抛弃了天下的荣华富贵,皆因父子有亲使然。
不论时代怎么变迁,制度如何变化,在父子关系上,没有能比亲情更加宝贵的东西了,因此为了维持、保存这种亲密之情,父母要热爱子女,子女要尊敬、孝顺父母。
父母的责任是热爱子女,子女的责任是孝顺父母,即使父母对子女说不爱你或者程度上多少有些差异,但实际上仍然是热爱所有的子女。然而子女尽管想对父母尽心尽孝,实际上也很难完全做到,这是因为爱是对弱者,是自上而下的事情,因而比较容易,而对上尽孝则是件困难之事,故圣人们强调的是孝。
孝是子女尊敬、热爱父母,即子女对父母的热爱、恭敬协调一致为孝。
《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76)这是因为子女从父母处所得到的恩惠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此恩不报乃最大的忘恩负义和背信。哪怕父母疏忽了自己的职责,对子女热爱、关心不够,哪怕子女竭尽全力孝敬父母,但实际上仍然难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与从父母那里所得的恩惠相比,充其量不过是万分之一已,因此并没有什么不平等可言。
2.君臣有义
君臣有义就是指君主与臣下之间要讲义。人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其次就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因此君臣有义是五伦中第二位的重要问题。(77)
君臣二字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的话是属于过去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不符合当今民主主义时代的要求。可是对今天而言,所谓君是指国家的领导者,臣是指被领导者,因而君臣有义实际上意味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要讲义,故总统也好,公务员也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要按义行事。如果说父子有亲是家庭关系的最高准则的话,那么君臣有义就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最高准则,假如某个领导不义的话就不能继续被推戴为领导,假如某个部下不义的话就应当给以适当的处分,这皆因义为最高准则之缘故。对个人而言,即使是与我关系密切、私交很深的部下或公务员,若其不义也要解职,即使是让我享受了很多恩惠的领导,若其不义也要直言相告,如不采纳则可采取革命的手段,在这里,君臣之间决不能徇私情,唯有义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君臣有义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此处不仅仅是指国家最高领导人与被领导者之间,而是说社会上所有的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都应如此。这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只有义才是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最高准则。
在过去日本殖民地时期,曾把君臣有义唯我所用地加以歪曲,强调绝对忠诚于天皇,以致于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受过那种教育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五伦,当然这不过是狡猾的日本人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而玩弄的歪曲五伦的鬼把戏而已。即使把君臣有义的君臣二字理解为过去旧社会的君臣,君与臣之间要按义行使也是一种双边互惠的平等伦理关系。尽管有入主张“君虽不义,臣当尽忠”的不平等观点,但并不能把君臣有义解释为不平等的伦理关系。何况君臣一词当广义地被理解为领导与被领导者时,所谓君臣有义则是说指导者与被指导者都要按义行事。这种伦理关系不仅现在需要,将来也仍然需要。为使君臣有义,则应“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78)
当今社会,不义之人不能当领导已成为全球改革的共同趋势。
3.夫妇有别
所谓夫妇有别是指丈夫与夫人之间应该有所区别的意思。人们在一生当中遇到的第三个重要问题就是男女关系问题,因此也称男女有别。
丈夫与妻子在一起共同生活中应有所区别的意思是指丈夫与妻子要分别遵守各自所应遵守的伦理道德。从而承担各自不同的义务,这就是所谓有别的意思。有人把夫妇有别或男女有别理解为男女之间的差别,也有人认为这是过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中反映出来的男性为束缚压制女性而制订的封建社会的残渣陋习,应该予以纠正。如果知道此处男女有别是指男女应分别按照自己的本分行事的话,那么就不会认为这是男女不平等的伦理道德了。
男性不管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刚强有力、朝气蓬勃,而女性则是温顺谨慎、细腻美丽,所谓男女按自己的本分行事就是说男人要像个男人样,发挥男性的特点,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女人要像个女人样,发挥女性的特征,温文尔雅,细致谦和。因此自古以来就对儿童实行符合男女特点的分类教育。(79)男性若违背了男性的特点生活必然是痛苦,反之,女性亦然。故男女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遵守各自的本分,组成和睦的家庭,有严父慈母的教育,子女就能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中庸》中写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80)朱子解释为:“夫妇,人伦之至亲至密者也。人之所为,皆有不可以告其父兄,而实以告其妻者,人事之至近,而道行乎其间。”(81)另《礼记》中说:“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82)即夫妇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君子之道产生于此。
现在世人都在为家庭问题而苦闷,大家庭逐渐趋于缩小化,离婚现象蔓延全球,中南美离婚率已高达80%,美国也已达70%,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男女有别的伦理传统,维护爱情的纯洁性,遵守各自的本分和道德秩序,组成令世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即使夫妇相爱,也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相敬如宾遵守各自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爱情长存,青春常在。所以说夫妇有别是至高无上的命题和准则。
4.长幼有序
所谓长幼有序是指年长者与年幼者之间应该有规范,讲秩序。人们一生中面临的第四个重要问题就是不同年龄阶层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起始于兄弟间的关系规范,推而广之,则意味着在全社会不同年龄阶层中重视秩序,讲究规范。
今天,有人批判长幼有序,说这是不合理的规范,主张应按能力和业绩的大小享受不同的待遇,不能依年龄大小给予不同待遇,认为即使对方年龄大,而我仅仅是由于年龄小就非要特别尊敬对方的必要性是不存在的。笔者认为这是仅适用于自然界的适者生存的理论,若照搬到人类社会,则会出现许多问题。若兄欺负弟弱小,长者藐视幼者无力,青年蔑视老年衰老,这与动物界的强者生存观点并无两样。
兄爱护弟,弟尊敬兄,以敬己兄之心敬人之兄,以爱己弟之心爱人之弟,以敬己长辈之情敬人之长辈,这样讲究秩序,遵守规范,长幼间便可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近来有人认为传统的东西已没有价值,唯有新的东西才有价值,所以“代沟”日益扩大,科学技术属于物质文明范畴,伦理道德属于精神文明领域,因科学技术发达而抛弃传统精神和文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今社会,物质万能主义盛行,价值观颠倒,世风每况愈下。孟子曾曰:“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德一齿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83)强调要尊敬长者。
为实现代际沟通、融和,把传统精神文化传给下一代,长幼有序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朋友有信
所谓朋友有信是指朋友之间要讲究信义。人们在一生当中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同仁、同僚间的关系问题。年龄相仿、地位相当的朋友间的伦理道德是信义和信赖。要想建立相互信任的平等的朋友关系,首先要讲究善和仁,与人为善才可信赖,否则便无信任感。所以朋友之道是责善,也就是要克服不善的方面向善的方面转化,曾子曰:“以友辅仁”(84),主张朋友通过相互切磋琢磨,使自己达到仁的境界。正如荀子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85)如果朋友都讲仁义、行善的话,既使有个别不善之人,在这种环境中也会慢慢变好的。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86),其中之一就是与朋友交往中是否有不讲信义之处。所以说在年龄、资历相似的同仁之间要建立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朋友关系,信义是最高的准则。
四、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科学至上主义,物质万能主义四处泛滥,人役于物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什么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人间幸福究竟在何处?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搞清传统伦理道德的真谛并使之发扬光大,同时向青年一代揭示人生价值的标准。
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是有关天的问题,天的概念在《诗经》《书经》中带有古代宗教色彩。到了孔子时代揭示了天的内在性,认为人性乃天命,把天与人连为一体,所谓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生活就是要遵天命,实现人的本性。人之所以成为人,重要的一条就是讲究仁。所谓仁是指自身人格完善并热爱他人。仁实现之日就是世界和平到来之时,此所谓人间天堂也。要实现仁就要讲究礼,而礼是要把诚敬之意与谦让的形式协调一致起来。建立在上述指导思想之上的五伦,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
人们出生后首先面临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其后依次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男女关系、长幼关系和同辈人之间的关系,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各种关系无非就是以上五种关系。衡量这五种关系的最高标准是亲、义、别、序、信,这是传统伦理的核心问题。在今天争取自由、崇尚平等、尊重人格、解放人性的民主社会中,如何继承传统伦理道德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为了解除现代人的苦闷,避免道德沦丧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重振传统伦理道德。
注释:
①《诗经》〈大雅·荡〉。《书经》〈甘誓〉。《书经》〈盘庚〉。
②《诗经》〈大雅·荡·蒸民〉《书经》〈洪范〉。
③《书经》〈洪范〉。
④《诗经》〈大雅·荡·蒸民〉。
⑤《书经》〈皋陶谟〉。
⑥《书经》〈皋陶谟〉。《诗经》〈小雅·节南山·小宛〉。
⑦《诗经》〈大雅·文王·皇矣〉。《书经》〈高宗彤日〉。
⑧《诗经》〈鲁颂·閟宫〉。《诗经》〈小雅·鹿鸣·天保〉。
⑨《书经》〈康诰〉。《书经》〈皋陶谟〉。
⑩《书经》〈皋陶谟〉。
(11)《书经》〈召诰〉。
(12)《书经》〈多方〉。
(13)《书经》〈洪范〉。
(14)《书经》〈汤誓〉。
(15)《书经》〈皋陶谟〉。
(16)《书经》〈召诰〉。
(17)《书经》〈召诰〉。《诗经》〈大雅·文王〉。
(18)梁启超《国史研究》〈三代宗教礼学〉。
(19)《论语》〈子罕〉。
(20)《论语》〈述而〉。
(21)《论语》〈为政〉。
(22)《论语》〈阳货〉。
(23)《论语》上同,朱子注。
(24)《论语》同上,程子注。
(25)《中庸章句》第一章。
(26)《孟子》〈滕文公上〉。
(27)《东塾读书记》卷三。
(28)《孟子》〈公孙丑上〉。
(29)《孟子》〈公孙丑上〉。
(30)《孟子》〈告子上〉。
(31)《荀子》〈性恶〉。
(32)《荀子》〈性恶〉。
(33)《荀子》〈性恶〉。
(34)《荀子》〈性恶〉。
(35)《孟子》〈告子〉。
(36)《法言》〈修身〉。
(37)《朱子语类》。
(38)《中庸章句》22章。
(39)商承祚著《殷墟文字类编》。
(40)庚容著《金文续编》。
(41)《大学》10字。《中庸》6。《论语》105。《孟子》151。《易经》10。《书经》5。《诗经》2。《周礼》1。《礼记》124。《左传》34。《公羊传》4。《穀梁传》8。《尔雅》1。《仪礼》与《孝经》无字。
(42)《论语》〈颜渊〉。
(43)《论语》〈颜渊〉。
(44)《论语》〈学而〉。
(45)《论语》〈雍也〉。
(46)《论语》〈颜渊〉。
(47)《墨子》〈兼爱〉。
(48)《新约》〈马太福音〉第5章,39节。
(49)《新约》。
(50)《孟子》〈尽心上〉。
(51)《孟子》〈梁惠王〉。
(52)《中庸》10章。
(53)拙稿〈礼的渊源之考察〉80页。
(54)《论语》〈季氏〉。
(55)《礼记》〈曲礼〉。
(56)《诗经》9字。《书经》18。《易经》9。《周礼》200。《仪礼》170。《礼记》823。《左传》521。《公羊传》55。《穀梁传》66。《尔雅》2。《孝经》6。《孟子》68。《论语》75字。
(57)《中庸》。
(58)《礼记》〈礼器〉。
(59)《论语》〈八佾〉。
(60)《论语》〈八佾〉注。
(61)《论语》〈阳货〉。
(62)《论语》〈八佾〉。
(63)《礼记》〈檀弓〉。
(64)《礼记》〈仲尼燕居〉。
(65)《礼记》〈仲尼燕居〉。
(66)《论语》〈八佾〉朱子注。
(67)《礼记》〈礼器〉。
(68)《孟子》〈滕文公上〉。
(69)《孟子》〈滕文公上〉。
(70)《书经》〈舜典〉。
(71)《书经》〈舜典〉。
(72)《孟子》〈腾文公上〉。
(73)《书经》〈皋陶谟〉。
(74)《论语》〈子路〉。
(75)《孟子》〈尽心上〉。
(76)《孝经》〈圣治〉。
(77)在解释五伦时,有人试图把君臣有义放在首位。这是不对的,五伦的顺序不能变动。
(78)《论语》〈八佾〉。
(79)《礼记》〈内则〉。
(80)《中庸》12章。
(81)《中庸》12章,朱子注。
(82)《礼记》〈丧服小记〉。
(83)《孟子》〈公孙丑下〉。
(84)《论语》〈颜渊〉。
(85)《荀子》〈劝学〉。
(86)《论语》〈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