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教授,美国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1952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赛维克立镇(Sewickley)
教育、专业经历
1970-1974年 就读于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宗教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74-1977年 留学台湾三年,随爱新觉罗?毓鋆学习三玄。
1977-1980年 回国后进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0年获硕士学位;
1983年 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纂》;
1985年 受聘为芝加歌大学东亚语文系助教授,之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1997年 晋升为顾立雅(Greel)中国古史名誉教授。
研究范围
中国上古文化史;
古文字学;
经学、《周易》;
出版著作
主要著作
《西周史料:铜器铭文》(1991);
《易经:马王堆帛书易经第一英文翻译》(1996);
《孔子之前:中国经典的创造研究》(1997);
《温故知新录:商周文化史管见》,台北:稻禾出版社,1997年;
《古史异观》(2005);
《重写中国古代文献》(2006);
《<周易>乾卦六龙新解》,《文史》第24辑;
《〈竹书纪年〉与武王克商的年代》,《文史》第38辑;
《也谈武王的卒年——兼论<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文史》第29辑;
《帛书<周易>》(英);
《燕国铜器祖考称号与周人谥法的起源》,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译专辑;
《从周代筮法看〈周易〉的编纂》,台湾:汉学中心;
《殷墟卜辞的微细断代法─以武丁时代的一次战役为例》,《甲骨学百年论文目录》,台湾:台湾师范大学;
《周秦文化研究》;
《中国学术(3)》;
《西周史料》;
《剑桥先秦史》;
《帛书<系辞传> 的编纂》, 《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
《中国马车的起源及其历史意义》,《汉学研究》;
主编成果
《中国古代新史料:阅读铭文与写本的指南》(1997)
《剑桥中国古代史》,与鲁惟一(Michael Loewe)合编,1999年;
《小屯南地甲骨索引》,蔡芳沛、夏含夷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