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儒学研究 > 学术前沿

若需在一项搜索条件中同时查询两个词,用“空格”间隔
 

篇 名

并且

关键词

并且

摘 要

  • 指定期
作 者
来 源
一共搜索到506个结果
  • 叶适儒学概述、历史贡献及现代价值

    柳河东儒家中国2013-06-27

    叶适学术的成就体现在诸多领域,本文重在探研狭义上的叶适之学,即叶适儒学。首先以“一个实质、一个核心、六点精要、一大特色”简明概述叶适儒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思想,然后从其对儒学的..

  • 流放终身的状元杨慎之贡献(1)

    贾顺先国际儒学网2013-06-04

    杨慎,四川新都人。1511年中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出入于皇家的藏书阁中,读了不少一般人难以见到的书。1524年,因嘉靖帝撇开前两代皇帝孝宗、武宗,而将未做过皇帝的父亲封为"太上皇"..

  • 晚年梁启超与现代新儒家

    董德福《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2013-05-28

    关于现代新儒家,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现代新儒家是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以服膺宋明理学(特别是儒家心性之学)..

  • 宋代杨万里心学观“用心”说对心学一系的展开

    曾华东中国文化书院《阳明学刊》2013-06-26

    在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中,宋代杨万里(1127-1206)似乎更看重客体一维。因此,杨万里在南宋气学走低的情势下坚持了自己气本论的哲学原则,同时也看到了“性”原则在客体一维的作用,但他..

  • 流放终身的状元杨慎之贡献(2)

    贾顺先国际儒学网2013-06-04

    此文是我写了前文后,又从文学角度专写杨慎的文学思想。于1987年写成。先发表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上。后因当时两岸学术交流的关系,又寄往台湾地区,发表在1988年5月的《国文天地》杂志..

  • 海外及台湾部分学者论新儒家及文化重建(续)

    龙佳解《哲学动态》1996年09期2013-05-28

    傅伟勋自叙其尝试中国文化重建课题的哲学省察的直接成果是:一是获致了“中国本位的中西互为体用论”的结论,作为中国文化重建的立场;二是构想出“生命的十大层面与价值取向&rdq..

  • 胡安国《春秋传》的君臣论与宋代政治文化

    朱汉民 戴金波《齐鲁学刊》(曲阜)2010年5期第5~11页2013-06-25

    君臣论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胡安国《春秋传》的君臣论代表了宋儒关于君臣关系的认识。胡安国主张“人主大臣为一体”,并将其理解为“一心”、“天理”,体现..

  • 流放终身的状元杨慎之贡献(3)

    贾顺先国际儒学网2013-06-04

    本文是继以上二文后,研究杨慎以元气为本体的哲学与程、朱、陆、王哲学的区别及其对明末清初中国古代哲学总结者王夫之的影响、在当时的意义。文成之后,寄往《孔子研究》编辑部,发表于该刊1988年第4期..

  • 海外及台湾部分学者论新儒家及文化重建(待续)

    龙佳解《哲学动态》1996年08期 2013-05-28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一个迫切而又实际的课题。这里,介绍美国及台湾的知名学者傅伟勋、韦政通、林毓生、张灏、蔡仁厚等人有关新儒家及中国文化重建的一些主要思想,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 “性之本体是如何”——朱熹性论的考究

    向世陵《孔子研究》(济南)2011年3期2013-06-24

    朱熹的理本论体系是在对“性之本体”问题的思考中逐步充实和完善起来的。朱熹主张“性之本体”与“性”的“二性”和“继之者善”与&ldquo..

跳转到

GO